现金管理类产品加速压降 短债理财替代上位
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随着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不断压降,现金追求稳健、管理流动性的类产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替代品。其中,品加中短债理财产品成为他们的速压“新宠”。
兴银理财现金管理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降短从满足客户流动性需求的债理角度来看,每日开放申赎的财替短债产品和现金管理产品比较相似。它们的代上不同点在于,短债产品由于不受《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现金通知》(以下简称“现金管理新规”)的约束,更容易做高收益、管理做大规模。类产但值得注意的品加是,短债产品采用市价估值,速压净值波动可能会高于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降短现金管理类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在货币资金保持宽松和疫情反复影响下,短端信用债和利率品种表现较好,而且当前资金面维持宽松,也有利于短端债券。
短债理财新风向
近日,市场掀起了购买中短债基金的热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短期纯债基金环比增速最高,达20.8%。不仅是券商公司,理财子公司也在研究短债理财产品。
“我最近跟风买了一款理财子公司推出的短债理财产品。我看了一下这款产品最近3个月的收益,每日的净值涨跌幅中没有出现下跌的情况,比同期的很多固收类产品要稳健。”刘雯(化名)说。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楚惠告诉记者,当前短债理财产品走俏的原因,一是受股债市场收益震荡的影响,投资者避险需求渐强;二是监管推动现金管理类产品压降,对业绩比较基准及净值影响较大,银行倾向引导投资者购买最低持有期、短期定开式和封闭式产品。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定位于满足投资者短期灵活投资需求,致力于为客户打造‘零钱包’,兼顾灵活性、安全性和收益性。而随着现金管理新规的发布,现金产品的规模和投资范围受到了严格限制,面临收益下降和规模压降的双重压力。”兴银理财现金管理部负责人谈到。
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现金管理新规,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作出相关规定,要求银行机构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不得超过全部理财产品的30%,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的200倍。
“之前,我是将需要灵活支取的钱都购买现金管理类产品,但现在我购买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受限,每个投资者只能购买5万元了,所以我投资了同样是‘T+0’可赎回的短债理财产品。”刘雯如是说。
中国理财网发布的《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指出,截至2021年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累计募集金额达到67.9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募集金额的55.61%。据了解,目前距离现金管理新规规定的过渡期结束时间仅剩不足7个月,已经有理财子公司的现金管理产品类占比压降至了30%以内。
“对于仍旧有高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而言,短债类产品可能成为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良好代替。”张楚惠谈到,两者收益相对中长期固收以及权益类产品风险偏低、起售门槛较低。从两者的区别来看,现金管理型产品流动性更好(每日申赎)、到账及时、风险和收益也相应较低;短债类产品底层资产投向和配置策略更加灵活,流动性逊于现金管理型产品(持有期7天~3个月),风险和收益略高于现金管理型产品,因此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
注意净值波动风险
谈及在购买短债理财产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风险时,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建议,应注意以下三类风险:一是违约风险,随着市场环境和公司运营情况的变化,部分债券发行公司可能面临短期流动性危机从而导致违约情况,因此短债理财产品与普通债券类产品一样,都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二是投资风险,短债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明显,且由于持有时间较短,或将产生亏损的风险;三是交易风险,由于短债类持有时间较短,在产品净值波动下,或将出现产品收益小于产品手续费的情况。
兴银理财现金管理部负责人补充道,投资者在挑选短债理财产品时,首先需要注意流动性风险,明确自己的灵活度要求和产品的申赎规则,挑选符合自己需求的短债产品;其次要注意净值波动风险,市价估值的产品,净值会存在波动,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低波或者高波策略的短债产品。
兴银理财现金管理部负责人介绍称,短债产品根据其投资策略的不同有低波策略与高波策略之分。低波策略的短债产品,其业绩表现更接近于现金管理类产品,适合追求稳健票息回报的客群;高波策略的短债产品,其业绩表现更接近于债券指数基金,适合能容忍一定净值波动、追求更高资本利得回报的客群。
对于机构而言,张楚惠提示称,若理财子公司希望在短期内以短债类产品承接现金管理型产品溢出的资金,可以研发不同期限的短债类产品,以周开型、日申月赎等产品满足投资者高流动性需求,适当引导投资者投向1~3月定开型和封闭式产品。同时,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向其传递长期投资理念。另外,还要配置信用等级中高的底层资产,并通过久期交易等投资策略控制短债类产品回撤。
- ·美国10月就业数据喜忧参半,雇主与员工开始担心未来
- ·中央再提“适度超前建设”,哪些省份冲在最前面?
- ·“刘畊宏女孩”运动受伤,哪些保险能帮忙?
- ·热钱涌入粤港澳大湾区 全球资金盯上稀缺豪宅资产
- ·大飞机也可空中加油 空警500A预警机首次现身
- ·4月券商金股组合集体“踩坑”:359个金股标的平均跌10% 前4月4只组合亏损超30%
- ·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 ·国君宏观:基建、地产、平台经济三个领域的信号释放是当前市场重拾信心的第一步
- ·【育儿问答】10个月宝宝抓起食物就扔了怎么办?
- ·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同比增长35.7%,增量与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 ·俄媒:俄未邀外国领导人出席胜利日庆祝活动
- ·脸书母公司Meta年内股价接近腰斩 财报公布后盘后股价大涨逾18%
- ·超900亿资金涌入!借道ETF抢筹 多只基金份额创纪录 这只份额已增16倍
- ·证监会就《证券期货业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英媒猜测俄用海豚保卫黑海舰队
- ·“世纪大爆仓”主角Bill Hwang被捕!被控11项刑事罪名:勒索、操纵市场、欺诈…曾致瑞士信贷亏超300亿
- ·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锂矿业绩暴增,产能扩充隐忧浮现
- ·天津拟废除限价商品房制度 专家:提示市场及时调整或纠偏
- ·5月5日永赢华夏等基金大咖说: 五一节后,基金怎么投?定投就投波动大的?定投啥好?市场磨底何时结束?
- ·警惕!杭州小伙路口与人吵架1分钟成密接,隔离管控14+7
- ·北京东城区柳荫公园于11月7日至11月9日暂时闭园
- ·中国船舶租赁完成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
- ·宁德时代:已与客户重新协商价格 预计下半年供需关系好转
- ·个人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邮储银行宿迁分行被罚30万
- ·重启供销社是否会带来垄断?专家:应规范经营,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
- ·“集结号”吹响!4月下旬开始上海崇明四大央企陆续复工复产
- ·超400亿元!时隔4天,千亿市值硅料龙头又签大单
- ·工信部:一季度镍钴锂行业生产平稳增长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 ·北京银行:普惠金融贷款同比增长35.7%,增量与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 ·宁德时代董秘蒋理:已与客户重新协商价格 共同应对供应链压力
- ·与人潮背道而驰——“反向旅游”走红
- ·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表示,将卢布与金价挂钩根本没有被讨论过。
- ·申通快递发布2021年财报:业务量突破110亿件,同比增长25.62%
- ·五一期间,预约参观天安门广场游客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 ·通用磨坊、辉瑞和奥迪据悉已暂停在推特投放广告
- ·全国人大代表郭树清: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